黃梅戲表演藝術論文
一、對黃梅戲中的“圓”分析
若“真”的藝術文化特點是黃梅戲表演藝術的具體表現形式,那么“圓”就是黃梅戲表演中的一種獨立的風格展現,也可以說是“真”的美學藝術的更高的表現層次。我國的黃梅戲的舞臺表演,經過了長時間的藝術和文化的積累,逐漸形成了以“寫意”為基礎核心的表演藝術形式,它們都是以“真”為藝術文化底蘊,卻通過虛擬化和程序化的表演形式將其表現出來,戲劇演員運用程序化的動作將真實生活中的內容表現出來,這也就形成了一種藝術的標志。
在“約定俗成”的過程中體現出觀眾和演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戲曲的表演過程中,要做到對白有調,動作有序,鼓點有徑,演唱有式,武打動作要具備檔子和各種武打套路。在黃梅戲的表演當中,基于虛擬化的表演基礎上,并沒有被程序化的表演形式所舒服,也沒有使表演變成單純的形式化,而是遵循真實的生活寫照,使得黃梅戲的表演活靈活現,收放自如,給人呈現出一種靈動的自然美。
二、黃梅戲中的“亮”
所謂亮,其表面的含義是亮麗。在黃梅戲的表演當中很少有沉重或者是凝滯,這種審美的形式和其它的劇種也是有著很大的差別,亮麗的舞臺表演風格其中包含以下幾個方面:我國黃梅戲起源于民間,它的主要觀眾基本都是農民群眾,在農民階層,人們飽嘗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黃梅戲的觀賞過程中,表演者都需要一吐為快,他們需要的是一種理想社會的慰藉。所以,在對黃梅戲的劇情進行編寫的過程中,對內容采取善惡分明的編寫態度,對社會中丑陋的一面總會受到強烈的嘲諷,光明的一面總會受到戲曲的大力贊揚。
另外,黃梅戲在不斷發展的歷程中逐漸向以女性角色為主要形式的格局,在當前黃梅戲中的大小戲曲,女性的角色總是占據著主要的位置,因為女性的嗓音細而高,生動美妙,外加劇本當中的對女性保持贊揚的態度,使得黃梅戲當中的“亮”體現的淋漓盡致。
三、結束語
總之,文化藝術是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它可以具體的反映出生活真實的一面,這就成為了一種藝術品是否能夠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的關鍵因素。如果說戲劇的表演和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不相符,那樣就會嚴重影響到觀眾對戲劇的感覺和審美。總之,在黃梅戲曲的表演舞臺中,我們要以真實為基礎,并結合黃梅戲的“圓”和“亮”的特點,將黃梅戲的特點充分地發揮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