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蹈教育課程與綜合藝術教育
芭蕾舞蹈教育課程與綜合藝術教育
芭蕾舞蹈教育課程與綜合藝術教育的教學目的可謂是殊途同歸。因為,舞蹈與文學、音樂、美術等之間的關系本來就是姊妹藝術。如:芭蕾的肢體和文學作品中的語言都是人們自我表達的媒體,在起源時就是緊密相連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用語言和文字難以傳達或不能透徹表現某種思想和感情時,我們往往用人體的動作和姿態簡單明了地表達出來。人們的一舉手、一投足這些比擬式的動作可以代替文學中的語言,有時還可以獲得比語言和文字更好的表達效果,而舞蹈還可以幫助人們體會語言的節奏、情感和韻律,提升語言的智能。舞蹈與音樂的相通之處更為人們所熟知,舞蹈創作是從音樂的樂章和樂曲中去找出舞蹈“意象”,即隨著音樂的樂句和節奏展開人體動作的畫面,包括動作和姿態上的點、線、形去表現舞蹈的表情、節奏和構圖。一切樂曲可以根據不同的處理而表現各種不同的意境,很多舞蹈在塑造藝術形象上,都必須通過音樂才能把這種意境完整地表現出來。音樂作為時間藝術可以促發空間智能方面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舞蹈智能和音樂智能可以相互促進。通過舞蹈活動和音樂活動,人們能夠更好地感受與表達自己的感情,更好地緩解緊張的情緒,這對自我認知能力的培養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音樂美的感受及對節奏感表現力的體驗,必然貫穿于舞蹈教育的全過程。美術是線條和色彩的藝術,其線條的輕重緩急、虛實相間以及色調的明暗、濃淡相宜所表現出來的內在節奏和結構,同樣與舞蹈動作中徐急輕緩、沉著有力是一脈相承的。只不過美術是靜態的舞蹈,而舞蹈是動態立體的美術。綜合藝術教育與舞蹈教育同屬審美教育的范疇,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欣賞、創作優秀藝術品的實踐中學習審美知識,形成審美能力,并在不斷實踐中培養起正確的審美觀,發展其審美能力。它在塑造學生完美人格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使審美感知經驗不斷從零碎的、分散的向整體綜合的方面聚合、轉化。因此,在舞蹈教學中借鑒綜合藝術的表現手段也就順理成章。
舞蹈教育與綜合藝術教育在教學手段上也有著明顯的共性,舞蹈由各種身體動作語言組成,是通過摹仿進而感受、體驗實施審美教育的一種手段。綜合藝術教育也同樣需要由摹仿進而感受、體驗來實施審美教育。只不過舞蹈教育的這種手段來得更加直接、更加快捷,而綜合藝術教育的這種手段則相對顯得間接、緩慢一些罷了。

舞蹈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