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普通文化生相比,藝考的優勢是?
隨著藝考改革的深入,有不少人覺得藝考越來越難了。不同的賽道擁有不同的優缺點,與普通高考文化生相比,藝術生的優勢仍十分明顯!
跟文化生相比,藝術生有哪些不可替代的優勢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藝考生需要參加專業考試,也就是藝考,藝考專業有美術與設計類、音樂類、播音與主持類、表(導)演類、書法類、舞蹈類等。
藝考生需要在每年的11月、12 月參加藝考統考考試,有的同學甚至還會在次年的3-4月份參加各藝術類院校組織的校考,6月份參加高考;文化生只需要參加6月份的高考。
所以,從升學考試形式上來講,藝考生要參加至少兩次考試,文化生只需參加一次。也因此,藝考生如果專業考得不理想,也可以憑文化成績報考大學。這可以說是藝術生的最大優勢!
文化生要在高考成績出來后填志愿的時候,才能根據自己的分數決定報考什么學校。
而藝術生在半年前,甚至更早進行專業集訓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要報考什么學校了,藝術生通過院校的藝術專業考試,拿到專業合格證以后,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直接填這所院校就可以了。
相對于文化生動輒500多分的分數線而言,藝術生對于文化課分數要求相對較低。
但是隨著藝考改革的不斷深入和藝術生群體對文化課的重視,藝術生文化課分數線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相對于文化生來說,各專業分數線還是比較低的。
根據每年各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藝術類報名人數,整體來看,藝考人數相對較少。而且,不管是報考音樂專業,還是舞蹈、美術、播音主持類等其他藝術類專業,比普高考都要少得多。畢竟藝術這條路不是所有普高生都能選擇參加的,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
所以,選擇藝考這條路,本身就減少了一定數量的競爭對手,而藝術類的其中一類專業,則雙刷掉一部分競爭對手。
藝考生在高三上學期要參加專業課集訓,1-3月份要參加專業課考試,所以高三上半年基本上是沒有時間學文化課的。而文化生在高三通常有一輪、二輪、三輪、沖刺的四個復習階段。
當藝術生回校后,文化生已經進入了高考沖刺的復習階段。加上,藝術生文化課的基礎又比較薄弱,所以,藝術生不能完全照搬文化生的復習模式,而是更偏重基礎。
進入高三后,高中階段的基本知識已經學完,在選用復習資料上藝術生和文化生又有了本質的區別。部分藝術生的基礎可能差一點,像平時文化生常用復習資料是不適用藝術生的。
華院轉為藝術生準備的校本教材相比文化生的教材內容更為簡單基礎,將語數外及綜合的必考知識點、技能點都編排在書中,讓藝術生熟知解題方法和過程。
無論是藝術類統考還是校考,都會提前公布專業考試內容。這對考生來說,無疑是十分有利的事情。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了解考察內容,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各個知識點突破,備戰更充分。
藝考生可以根據歷年考試大綱提前半年、一年,甚至兩年、三年著手準備,反復練習不斷模擬,長時間的準備能讓藝考生的基礎更加扎實牢固,這樣考試的時候優勢就會展現出來。
藝術生=文化生,文化生≠藝術生
如果藝考生在藝考中失利,沒能拿到專業合格證,同樣可以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以文化生的身份報考文化類專業,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藝術類考生可以兼報普通文理類專業。
這其實是作為藝術生最大的優勢,等于是有了兩次高考機會,并且多了一個低分沖名校的機會。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你學藝術類專業是真正的喜歡還是單純為了升學,都要把你的文化課重視起來,畢竟,因為文化課而落榜的藝術生太多了!
02
藝考生可以報考的學校非常廣泛,每個專業都有頂級的藝術院校可報考。比如美術類頂尖的有九大美院和六大藝術學院,音樂類的有央音、國音等11大專業音樂學院,傳媒類有中國傳媒大學等10所專業傳媒學院,舞蹈有北京舞蹈學院等。
除上述所說的專業藝術院校外,全國985、211及普通本科綜合性大學、師范類院校等基本上都開設有藝術專業。
綜合類大學的藝術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學校更側重于文化方面多一些,對于考生要求的文化分會高一些,專業水平可能相對低一些,如果比較追求學歷,可以考綜合類院校。
而專業藝術類院校則注重考生專業素質技能的培養,對于考生在報考時文化分數較低,但專業條件要求較高,如果想走專業路線,建議報考藝術類院校,特別是對口的,比如美術選九大美院,音樂選11大音樂學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