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柱狀圖判斷曝光是否正確
很多攝影愛好者都會陷入這樣一個誤區:液晶監視器上的圖像很棒,便以為真正的曝光也會不錯。但事實并非如此。這是由于很多相機的液晶監視器還處于出廠默認狀態下,液晶監視器的對比度和亮度都比較高,令拍攝者誤以為拍攝到的圖像很漂亮。倘若不看柱狀圖,往往會感覺圖像曝光正合適,但在電腦屏幕上觀看時,卻發現拍攝時感覺還不錯的圖像的暗部層次卻丟失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使用后期處理軟件挽回部分細節,效果也不是太好。因此在拍攝時要用好相機中的柱狀圖,這是惟一值得信賴的判斷曝光是否正確的依據。
一、什么是柱狀圖
焦距:20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1/200s 感光度:ISO 100
拍攝者只有在拍攝過程中關注柱狀圖,才能夠根據柱狀圖的狀態調整曝光參數組合,才能使拍攝出的照片中既有高調區域(白雪、云霧),但又不會過曝。
柱狀圖其實就是直方圖,顯示了所拍攝圖像的色彩或影調,是一種關于曝光的指示圖標。通過查看柱狀圖,拍攝者可以判斷曝光的質量,以此做出相應調整,并得到最佳曝光。另外,在實時顯示模式下拍攝時,通過使用柱狀圖可以檢測所拍攝場景的成像效果,給拍攝提供重要的曝光信息。
二、怎么看柱狀圖
柱狀圖最左邊代表畫面最暗的區域,最右邊代表畫面最亮的區域,其整體的寬度表現傳感器能捕捉到的色調整體范圍。超出左邊線條的部分在畫面中顯示為純黑,因為它超出了傳感器的感知范圍,所以在這片陰影區域不會記錄任何信息,這被稱為暗調溢出。超出右邊線條的部分在畫面中顯示為純白,同樣是因為其超出了傳感器的感知范圍,在這片高光區域也不會記錄任何信息,這被稱為高光溢出。
當拍攝的照片曝光不足時,則柱狀圖右側顯示的線條較少或者不顯示線條,而大部分線條集中于柱狀圖左側;當拍攝的照片曝光過度時,便會產生相反的情況,反映在柱狀圖上為左側顯示的線條較少甚至不顯示線條,而大部分線條集中于柱狀圖右側。
一幅曝光正確的照片在整個柱狀圖的橫向區域中,線條會均勻分布,暗調、高光溢出較少或根本無溢出。
三、曝光過度、曝光正常、曝光不足與照片的柱狀圖
當曝光過度時,照片上會出現死白的區域,過曝區域會喪失很多細節層次。反映在柱狀圖上,就是像素主要集中于橫向軸的右側端(最亮處)并出現像素溢出現象,即高光溢出,而左側較暗區域則無像素分布。這種照片在后期無法補救。
當曝光不足時,照片上會出現無細節的死黑區域,畫面暗部細節層次喪失。反映在柱狀圖上,就是像素主要集中于橫向軸的左側端(最暗處),并出現像素溢出現象,即暗部溢出,而右側較亮區域少有像素分布。這種照片在后期也無法補救。
當曝光準確時,照片影調較為均勻,且高光或陰影處均無細節損失。反映在柱狀圖上,就是在整個橫向軸上從最黑的左端到最白的右端都有像素分布。
四、辯證地認識高調、低調照片的柱狀圖
在觀察柱狀圖時要注意區分高調照片的柱狀圖與過曝照片的柱狀圖。這兩者的柱狀圖很相似,線條幾乎都出現在右側位置,意味著畫面中的高光面積較大,而暗調區域則非常少。在面對云、霧、雪、冰等題材時,通常拍攝出來的照片都是高調照片。
但高調照片與因曝光錯誤造成的曝光過度不同。高調照片是根據攝影師意圖自主選擇的,其整體亮麗的色彩有可能會造成柱狀圖向右偏移,但通常情況下卻不會出現溢出的情況。并且柱狀圖的中間位置也會隆起,說明還是有很多細節的(但也不乏例外,會有高光溢出及中間無細節的高調照片)。因此,此時的照片并不代表過曝,而是代表畫面亮部區域較多,所以要與曝光過度進行區分。
同理,也要注意區分低調照片與欠曝照片的柱狀圖。這兩者的柱狀圖也很相似,線條幾乎都出現在左側位置,意味著畫面中的高光面積較小,而暗調區域則非常大。在區分低調照片與欠曝照片的柱狀圖時,可以參照區分高調照片與過曝照片柱狀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