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自備稿件:《從南操場到長安街》
女:200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盛大舉行。
男:各位觀眾!現在正向我們走來的是群眾游行第三方陣浴血奮斗方陣,這也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群眾游行方陣。這個方陣中既有兩千多名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的大學生又有一百多位共和國的同齡人們。他們代表著老一輩革命家為新中國的成立而浴血奮斗的頑強精神,它們的四色花環所組成的花海正是對六十華誕的最好獻禮。
女:畫面上的這個方陣就是首都國慶60周年群眾游行第三方陣 “浴血奮斗方陣”,其中有一群來自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的年輕人,他們與共和國國慶大典的故事,要從從傳媒大學的南操場說起……男:我是李耀陽,,來自播音系,國慶編號30—36,也就是浴血奮斗方陣中30排36號。
女:我是彭文馨,同樣來自播音系,國慶編號3—3,是方陣中的行進標兵。
男:在2009年7月28日這一天,我們和方陣中其他兩千多名戰友開始了“與祖國共奮進”的征程。
女:早上5點半鐘,很多人都還在睡夢中,而紅旗頌的樂聲已經在南操場上空不知回蕩了多少遍!芭e起,放下,舉起,放下”,這樣的花環動作我們成百上千次地重復著。
男:盛夏的日光即使到了下午依然毒辣。治療曬傷的白色藥膏裝點著女生們曬紅的臉龐,男生們的皮膚則變得黝黑發亮。
女:夜幕完全籠罩了南操場時,我們結束了一天十個多小時的訓練。當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宿舍,已經沒有了力氣洗澡吃飯。
男:然而這些只是開始,這次的國慶訓練要求我們要在7分10秒之內走完天安門中心受閱區500米的距離,步幅60厘米、每分鐘116步,時間誤差不超過0.3秒。
女:要達到要求,唯一的方法就是練!此后的日子里,我們經常凌晨兩三點鐘前往各個訓練場訓練。良鄉機場,密云機場,沙河閱兵村,懷柔基地,國慶彩車村等等,這每一個地方都烙下了我們堅實的腳印。
男:有人說,80后是垮掉的一代,沒有責任心的一代。但我想說,即使日曬雨淋甚至凌晨三點只能躺在冰冷的柏油馬路上休息,我們也從來沒有對于訓練說過不字。因為對于祖國賦予的責任,我們80后們有勇氣有毅力愿意承擔!
女:甚至有時父母們也會擔憂,“孩子你的身體能不能吃得消啊”。對于父母我想說:“爸爸媽媽,請不要擔心。兩個多月的訓練讓我覺得自己和祖國原來如此之近,能夠親手為祖國母親的生日做些什么,苦和累還算什么呢?”
男:其實我們自己對于訓練也曾抱怨過,但我更愿意稱它為幸福的煩惱。能夠光榮地參加到國慶慶典中,能夠舉著花環昂首走過天安門,訓練中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女:從南操場到長安街,只有短短十幾公里的距離,而我們卻反復磨練整整走了100天,終于走到了國慶盛典的舞臺——長安街上。
男: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
女: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男:2009年10月1日11時27分,來自播音系的我們與浴血奮斗方陣一道以整齊的陣形、恢弘的氣勢分秒不差地通過天安門中心受閱區,完成了對祖國母親的莊嚴承諾.

